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26年11月,田中义一谈道:“我考...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26年11月,田中义一谈道:“我考察世界趋势与将来之帝国,痛感倾注主力于产业政策之必要,即所谓提倡产业立国论来寻求国民奋起。我国天然资源匮乏,同时人口增长率位居世界之首。……确保粮食充实,工业原料,实在是决定帝国命运之至为重大问题。为此,就要在与帝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大陆方面,寻求确保原料之途。”……田中义一内阁时期(1927年4月20日开始),日本三次出兵山东,召开东方会议等,开始全面实施自主的对中国政策。

——摘编自文春美《二战前日本政党内阁时中国政策变化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敦促日本领导人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实正视和反省其侵略,以诚实态度和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

——摘编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30万遇难同胞致哀》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田中内阁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现实意义。

 

(1)原因:基于产业立国的国策:国内资源匮乏的现实;日本与中国大陆经济联系密切。 (2)意义:缅怀英烈。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民族中国梦的实现;是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美化侵略历史的强有力回击,有利于敦促日本反省历史;以诚实态度和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为维护亚洲乃至于世界和平作出了突出贡献;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痛感倾注主力于产业政策之必要,即所谓提倡产业立国论来寻求国民奋起”“我国天然资源匮乏”“就要在与帝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大陆方面,寻求确保原料之途”概括得出原因。 (2)根据“悼念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切实正视和反省其侵略”“以诚实态度和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分析意义。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第(1)问,从材料里获取有效信息即可;第(2)问,主要应从对中国、日本以及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影响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同眸]

材料

隋炀帝对开皇时所定的各种制度作了一些修改。

官制方面,大业三年,改内侍省为殿内省,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并为五省。尚书省各曹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有所发展。

经济方面,炀帝即位之初,因府库盈溢,下令免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男于年二十二成丁,对赋役略有减轻。大业五年,又下招“天下均田”,继续推行均田制。又以户口多漏,用“大索貌阅”的办法,普遍检查户口。用这种争取劳动人手的政策,来加强官府的经济力量。

文化方面,炀帝即位,恢复国子监,四门学和州、县学。隋炀帝对征集的图书命写副本,藏在东都观文殿东西厢。东厢藏甲(经)、乙(史)两部,西厢藏丙(子)、丁(集)两部,对历代藏书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l)根据材料,概括隋炀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隋炀帝的改革。

 

查看答案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81-1983年,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问题引发美苏关系紧张,西欧公众舆论为此掀起极大争论,和平运动、反核武器运动更为高涨,大规模示威游行不断,形成所谓“中导危机”。1983年,苏联发起强大政治宣传攻势,试图分裂北约,阻止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事实证明,苏联用中程核导弹对西欧进行威胁和恫叮,用宣传攻势离间美欧,用笼络西德SPD等手段,都难以达到使西德中立化的目的。西德国内政治几十年来在防卫问题上已经形成一套模式,1953年在重新武装问题上、1957年在核分享问题上,保守派都在面对相当多国人反对下,赢得了选举胜利,推行了自己的政策。1983年11月22日,西德国会历经30多次激烈辩论后,做出决议,允许在西德部署美国中程核导弹,同时敦促美国继续对苏谈判,再次表明这个模式仍然有效。次日,苏联代表退出了日内瓦中导裁军谈判。美国中程核导弹在西欧尤其是西德实现了部署,中导危机结束了。

——田少颖《冷战末期的核常裁军、西欧一体化进程与英德摩擦的缘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导危机”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在部署中程核导弹问题上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工业部门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销售市场的前提条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都离不开农业部门从劳动者到产业剩余的供给。工业化进程作为现代化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来完成农民、农业、农民、农村现代化问题的解决。

——摘编自《民族工业资本家与近代中国农业发展》

解读材料;围绕“农业与工业”的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例证(评述)该论题。(要求:明确提出论题,史实运用准确)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儒学发展史上,唐宋转型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隋唐以来,儒、释:道三教鼎立,但在斗争中它们彼此融合、相互渗透。面对三教并存,尤其是佛教的异军突起和势力膨胀,儒学内部就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存在着分歧。一派以韩愈为代表,他认为佛老不讲君臣礼仪、伦理纲常,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扰乱了封建的等级秩序,故力主建立儒家道统,排除异学;另一派以柳宗元为代表,主张以儒学为主体,兼容各家之长,以开放的思维使儒家获得新生。唐代的思想论争开启了宋学的新局面。

——摘编自李伏清《唐宋思想转型与宋碉儒学复兴的先驱》

(1)根据材料,概括韩愈、柳宗元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思想产生的相似背景及影响。

 

查看答案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