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国家与法律是在氏族内部斗争中形成的,因此,政治与法律构成了同一事物的两面,从而法律获得了等同于国家的概念和效力。如果说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还不如说法律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
A. 西方法律权威性的历史根源 B. 雅典是西方民主与法治的典范
C. 雅典通过法律来确立民主政治 D. 雅典社会的法律等同于国家
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
A. 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 B. 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 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诗词反映的事件背景是
A. 工农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B. 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到来
C. “八七会议”总方针的确立 D.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写文章称:“实业在英文为Industry,而Industry训为勤,不过吾国“民生在勤”之古义……且在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诵习欧文眉飞色舞,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该文章
A. 说明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
B. 作者目的在于减少新文化运动的阻力
C. 批评了时人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态度
D. 表明传统文化力求保持自身的优越性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城镇乡均为地方自治体。乡设立议事会和乡董,实行议事与行政分立。乡议事会在本乡选民中选举产生,为议事机构。材料反映了
A. 自治带有较强的欺骗性 B. 自治受西方民主宪政影响
C. 清政府对地方失击控制 D. 清政府已经放弃专制统治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
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
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