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今人口变化简表》 年代 人口数(万人) 年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今人口变化简表》

年代

人口数(万人

年代

人口数(万人

公元前220年

约3000

公元1834年

40100

公元前200年

1500至1800

公元1910年

36815

公元156年

5649

公元1937年

48340

公元280年

1616

公元1947年

45559

公元740年

4814

公元1949年

54167

公元1080年

3300

公元1964年

70499

公元1223年

7681

公元1974年

90859

公元1685年

10171

公元1981年

100072

公元1790年

30148

公元2000年

129533

依据材料,任意提取二条有关人口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理由说明充分,表层次清楚,)

 

示例一: 信息:秦朝建立初人口达到3000多万,但到西汉初期却锐减到1500到1800万左右。 原因:1.秦的暴政,刑法苛严,死亡人数较多。 2.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等长期战乱,导致人口大量逃亡或死亡。 3.汉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质极度贫乏,制约了人口的增长。 示例二: 信息:公元156年全国人口5649万,但到公元280年全国人口下降到1616万。 原因:1.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长期分裂,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大量人口死亡或逃亡。 2.豪强地主建立的庄园和大量寺庙的出现,隐瞒了大量的人口。 3.东汉末年,瘟疫和疾病流行,人口大量死亡。 示例三: 信息:公元280年全国人口1616万,到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达到了4814万。 原因:1.隋唐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人口增长提供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2.唐开元年间,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出现了“开元盛世”。人民生活相对富裕。 3.经济重心南移加速,南方经济发展,耕地面积增加刺激了南方人口的增长。 4.中国古代“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影响。(此点历朝历代基本都有,但只有人口增长的时期答出方可记分) 示例四: 信息:公元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全国人口7681,到清康熙、乾隆、道光时人口中迅速增长。 原因:1.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推广,奖励垦荒使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养活众多人口。 2.“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等赋役制度改革,使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消除,隐瞒人口的现象大大减少。 3.“康乾盛世”使政治较为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清朝通过“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全国人口统计的范围扩大。 示例五: 信息: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原因:1.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较大地改善。 3.50年代末,毛泽东提倡“人多力量大”,导致人口急剧增长。 4.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和卫生条件所有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 5.改革开放后,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人口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总的趋势仍是上升。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内容,公元前220年属于秦朝时期,公元前200年属于西汉时期,人口数从约3000万人下降到1500至1800万人。联系所学知识,根据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可以分析得出秦的暴政、农民战争和长期战乱等原因。 根据表格内容,公元156年属于东汉时期,公元280年属于西晋时期,之间经历了三国时期,人口数从约5649万人下降到1616万人。联系所学知识,根据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可以分析得出国家长期分裂、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东汉豪强地主隐瞒人口以及东汉末年瘟疫和疾病流行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 根据表格内容,公元280年全国人口1616万,公元740年达到了4814万。公元280年属于西晋时期,公元740年属于开元年间,中间经过了东晋和隋朝。联系所学知识,根据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可以分析得出隋唐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开元盛世”以及在社会稳定情况下中国“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等导致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 除此而外,还可从材料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考点:中国经济史·不同时期人口的变化·变化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得寸进尺……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形成,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贷款的决定……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使法西斯侵略阵营与反法西斯阵营更加明朗化。战争也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的处境到了危险的边缘。于是美国转向制日援华的轨道上来,国民政府争取美国建立庞大的援华体系。1940年11月,罗斯福三度连任美国总统后,即宣布对华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1941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摘编自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材料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期间,美日同盟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美国确立了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完全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对日本实行一系列民主改造计划……鉴于冷战的国际形势,日本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把国家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接受了“美主日从”的美日同盟,确立了“以美日关系为基石”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日本首相中曾根1983年初访美时对里根总统说,“美日两国是命运的共同体”“日本列岛可以起到不沉的航空母舰的作用,积极支持和配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政策。”在冷战的背景下,日美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需求,结成军事同盟关系。日本在美国的核保护下,为自身的生存和安全赢得了发展空间,客观上促进了美日同盟关系得到实质性发展。

——摘编自龙本宁《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曾说:“苏联虽然成为一个政治大国,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国家组织中,处于少数和孤立地位,很难发挥作用;苏联无疑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它缺乏战略空军和有效的天空防御能力;苏联的经济尚待恢复。”该学者意在说明

A.战后形成的两极是不对称的两极          B.战后的苏联实力大减

C.社会主义阵营不足以抗衡美国            D.苏联政治上孤立无援

 

查看答案

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在俄国成功了。其客观原因是

A. 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    B. 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

C. 列宁的革命精神    D.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 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 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矩工时

C.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 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查看答案

下表为20世纪50至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值(单位:%)

年份

国别

1951~1981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联邦德国

5.5

8.6

4.7

2.8

美国

3.4

3.2

3.8

3.1

日本

7.8

7.9

11.2

4.8

法国

4.8

5.0

5.6

3.7

英国

2.5

2.8

2.9

1.8

 

这表明二战后的30年间

A. 德国、日本经济持续高增长    B.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日益呈现

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巩固    D. 福利国家的财政政策制约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