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 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 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 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竞相刻板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的错误在于
A. 西晋都城不在洛阳 B. 西晋没有纸
C. 西晋时期没有雕版印刷 D. 西晋人们不写赋
康德说:“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与此主张一致的是
A. 人没有真正的自由 B. 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C. 法律纵容自由泛滥 D. 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