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1920年

772百万千瓦

14.2百万公吨

436815吨

30000吨

1936年

1724百万千瓦

26.2百万公吨

958683吨

556347吨

增长率

9﹒4%

7%

9%

40%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材料二

产品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4.9

27.8

144.8

65.2

原煤

公斤

83.0

761.0

3498.0

4938.0

9.2

42.1

59.5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49.6

143.8

97.6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5.8

418.1

283.6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材料一、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

 

(1)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或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2)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优势: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更具说明力。 (3)战略:制订“一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国际因素: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解析】(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数据特别是材料一表格中所反映的基础工业的发展情况来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等信息分析得出。 (2)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面临的问题,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按人口平均产量”“各国为我国倍数”显示的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分析得出。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呈现数据得出结论,可以使历史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3年”,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应当是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际因素主要是受美苏两大国的影响,可以从美国当时对中国实行的政策,以及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近现代中国不同时期经济建设的特点,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说明。本题要根据材料反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不同时期经济建设面临的问题、表现出的特点以及采取此种政策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主政治的建立,充满了斗争和妥协,体现出政治家的睿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但近年已有人对这场“大妥协”做出不同的评价。如学者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四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法国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的原因。材料二中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南方提出妥协的积极意义。概括材料四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查看答案

美国当选总统的就职典礼常常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以下哪一位总统的就职典礼第一次有影像记录

A. 1845年3月4日詹姆斯•波尔克(James Polk)就职

B. 1865年3月4日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就职

C. 1897年3月4日威廉•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就职

D. 1925年3月4日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就职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查看答案

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 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 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 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现代主义美术的表述,错误的是

A. 现代主义美术重视传统和理性

B. 现代主义美术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

C. 画家马蒂斯擅长运用强烈的原色和粗犷的线条来表现对客观事物的感觉

D. 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