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他曾自题其画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米芾也曾评论:“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儒学的精神影响了文人的绘画风格
B. 反映了作者不畏强权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C. 集绘画、诗歌、书法、篆刻为一体
D. 具有崇高清远冲淡、追求格调神韵的意趣
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 科技发明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27 | 19 | 14% | 453 | 96% |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 ①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 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 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C. 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 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
A. 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 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
C.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 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所谓教士们,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即使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经济和政治根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在思想领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