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 六部职能的衰退
C. 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 宰相权力的反弹
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推行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 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 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 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 D. 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
在北宋的中枢机构中,宰相、参知政事及枢密使、三司使都统称宰辅。其家庭出身中,身为名门之后者有之,出身贫寒之家者有之,家风儒雅者有之,世为武将者有之,家庭境况不一而足。这说明
A.出现了官宦之家对宰辅位置的垄断局面 B.为了加强皇权,大力分割相权
C.直接原因应是宰辅入仕途径的不同 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汉朝初年,2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做“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
A. 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 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
C. 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 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