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C.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

D.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后代的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吸收孔子的思想中对自己有用东西,并未歪曲和篡改孔子的思想本意,故A项错误;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性,而“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主观性,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儒学思想主要是适应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故C项错误;材料“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儒学体系的发展完善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查看答案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查看答案

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该故事反映

A. 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

B. 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

C. 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 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适应

 

查看答案

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 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 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C. 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D. 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查看答案

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正确的是

①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②“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

③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④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