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溉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三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1)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 方式的确立(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两点即可) (2)官窑的形态:官营手工业。 官窑的功能: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 民窑的形态:民营(私营)手工业。 民窑的功能: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 (3)特点: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 本主义萌芽产生。 【解析】(1)考查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要求学生能够概括出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水利工程的修建、农具的使用、土地制度等方面指出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手工业形态,主要根据消费方向概括官窑和民窑特点功能。 (3)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从“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从“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根据“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营者革命”的出现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催生了科学管理体系

C. 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

D. 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 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 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 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个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种生产组织方式

A. 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    B. 适应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查看答案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缩小城乡差距

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 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查看答案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段话的含义是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C.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