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者许倬云的统计,春秋时期政要人物516人中出身寒微者135人,占总数的26%;到了战国时代,在713位政要人物中,出身寒微者243人,占总数的34%。对此现象出现原因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宗族制度彻底瓦解 B. 世家大族向士族转化
C. 宗法制度开始下移 D. 私学教育的迅速发展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于成龙,清朝著名廉吏。1661年,他出任广西罗城知县,针对“城市残破”、“民多饿死”的现状,“革大耗”、“减盐引”(大耗、盐引是官吏贪腐手段)。后来,他升迁四川合州知州,罗城人“遮道呼号,追送数百里”。1650年,他赴任直隶巡抚,即劾罢治罪贪脏枉法的青县知县赵履谦等官员,举荐德才兼备的霸州州判卫既齐等官员。赴任江南江西总督后,于成龙针对贪墨侈靡之风,颁布了《兴利除弊条约》、《示案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时人记述,凡他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帝曾召见于成龙,誉其为“清官第一”。1684年,于成龙病逝。遗物“帷笱(箩筐)中绨袍(旧官服)一袭,床头盐豉器而已”。
——摘偏自王普玲、李峰《清初吏治清明探析》等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成龙推行廉政的主要特点。
(2)有学者认为,”清廉官吏是历史上的客观存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于成龙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表2第二次柏林危机的若干重大史事
1958年3月 | 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用核武界装备军队的决议。 |
1958年11月 | 苏联要求美英法在六个月内撤走西拍林的驻军,并扬言必要时将动用核武器保卫民主德国。西方国家也以强硬姿态表示决不离开西柏林,甚至不惜为此一战。第二次柏林危机由此爆发。 |
1959年5月 | 美英法苏四国外长会议召开,未解决实质性问题。 |
1959年7月 | 美国正式邀请赫鲁晓夫访美。 |
1959年9月 | 赫鲁晓夫访美。 美苏举行战后第一次首脑会谈,赫鲁晓夫同意收回关于柏林问题的声明,美国则同意按苏联的建议举行四大国首脑会汉进行具体谈判。 美苏发表联合公报。 |
——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妥善处理这一危机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前期因为贡举不公,多次引发士人抗议,为此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糊名(又称“封弥”)制度。不仅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姓名、乡贯,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弥官不得参与评卷,评卷官也不得参与封弥。
宋政府又实行眷录法。规定眷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眷录,不准随意窜改文意或增减字句,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封弥。举人的亲笔试卷称为真卷,送交封弥官保存,以备核查;眷录卷被称为草卷,评阅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此外,还制定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与外界隔离,直到考试结束。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创度改革》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l近代中国重要历史名词
五口通商 | 洋务运动 | 甲午战争 | 实业救国 |
维新变法 | 清帝退位 | 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 |
中共一大 | 国民大革命 | 九一八事变 | 开国大典 |
任选表1中的2个历史名词,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列出所选历史名词;阐述所选历史名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中后期,英国以农奴劳役为基础的庄园制度瓦解,原来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成为独立小农,但也失去封建主对农奴的保护义务。15世纪末,毛纺织业兴盛,圈地运动随之发展起来,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新兴的租佃农场主普遍采用集约经营,提高生产技术,更多农民被排挤出农业生产部门。英国国王为加强王权解散大贵族雇佣的家兵队,宗教改革过程中又大规模解散修道院,也使得流民队伍进一步扩大。几乎同一时期,明朝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封建赋役负担沉重,自然灾害频发,流民队伍也迅速扩大,成为影响社会德定的一大因素。
材料二
面对流民大多涌向伦敦等大城市的情形,英国订立“血腥立法”惩治流民,以后则逐步建立一整套济贫侧度,加强对流民的管理和疏导。政府还大力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吸纳剩余劳动力。
明朝采用招抚流民回原籍复业、就近附籍等方法,并且给予复业者耕牛良种、免除赋税等安抚优恤措施,安置了大部分流民。明朝还仿效东晋时侨置郡县的办法,“招流民十二万户,给闲田,置郧阳府,立上津等县统治之。”然而,明朝的流民政策却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流民回籍后不堪封建重负仍然逃亡,而武力镇压则更激起流民的反抗,终于酿成明末农民大起义。
——均摘编自徐生忠《15至17世纪中英两国流民问题比较研究》等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流民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中英两国流民问题产生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应对流民问题举措的相似之处。结果为何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