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青箱杂记》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该记载表明
A. 农村集市的形成始于唐朝
B. 宋人曾详细研究村市的名称
C. 唐代岭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D. 唐宋时期岭南地区存在草市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张骞(1853年一1926年),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面对民族危机,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实业来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他主张实业救国: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凡隶属农林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余悉听之民办。至于铁矿所需资本,非用开放主义不可。在大生纱厂建立后,他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种植棉花,又陆续开办广生油厂、大兴面粉厂、资生冶铁厂、蚕桑染织公司、泽生水利公司、大生轮船公司等与纱厂有关联性的产业。到“一战”前夕,他在南通已兴办各类关乎国计民生的近代企业二三十个。
张骞还花费巨资创办了从师范到职业学校,从小学到大学的几百所学校;在南通修建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体育场、图书馆、公园、剧场;还创办了养老院、育婴堂、盲哑学校、残废院、济良所等一系列慈善机构。
一据相关资料改编
(1)据材料,分别概括张骞“实业救国”的主张及其实践。(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简评张骞“实业救国”的主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提出大陆政策,开始走上对外侵略之路。1945年春,日本已日暮途穷:在美国的空袭下,工厂残破,钢产量锐减,飞机制造业陷入停顿,粮食短缺。波茨坦会议后,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激烈,主战派认为日本还可以进行本土决战,说不定会扭转战局。当裕仁天皇在政要会议上宣布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时,陆相阿南惟几跪地爬行,高声嘶叫:“请陛下不要投降!”1945年8月14日,裕仁录制投降诏书,《诏书》通篇没有一个类似“降”“败”的词语,将侵略目的辩护为“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安定”,“解放东亚”。《诏书》写到“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意即根本不承认“九一八”以来的侵华战争,只承认向美英两国宣战以来的四年战争。诏书一公开,倍受舆论谴责,裕仁于1945年9月2日被迫又发表了“9.2诏书——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投降诏书。
—摘编自彭宁主编的《二战重大决策秘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8.14诏书”发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日本右其势力抬头的历史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唐朝实施两税法以来,以资产为主要征税标准的税制逐步建立。南宋初,南方农业的发展还不足以支撑政府的开支。为此,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于是最早的土地赋税造册制度出现。明太祖也深谙土地赋税管理的重要性,从建国初即命各州县分区着手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列入《黄册》即户口册,详细登记各地居民的丁口和产业情况,每年审查一次。洪武二十年进而编制《鱼鳞图册》,图册有分图和总图,分图以田块为单元编号,每张分图上绘有田块形状草图,旁注坐落、面积、四至、地形及土质等级,登记的项目相当完备。总图由各分图田块组成,各田块栉比排列,看似鱼鳞,故称《鱼麟图册》。鱼麟图册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立的科学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是地政管理史上的巨大进步。
—据相关资料改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建立土地赋税管理制度的背景并概括鱼麟图册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代鱼麟图册制度的历史作用。
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以下要求。
指出图1与图2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并利用配图文字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逻辑关系的认识。(要求,逻辑关系明确,认识合理。)
例:转折关系:晚清华工出国是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以被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潮流;1979年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是以主动的姿态投身全球化浪潮。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己有主动开放,但因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开放效果并不好,因此可以把改革开放作为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的真正转折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在城市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起源于血缘分封。城市居民基本属于同一部族,相互间是血缘部族关系,部落首领是家族的最高领袖,享有君主的权利。先秦时期,中国的诸侯国城垣内仅有的祭祀场所等公共建筑,其公共性质也很有限。古希腊城邦都自成一体,各自为政。城邦居民的主体为公民,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古希腊早期曾有过血缘部族阶段,后被打破)。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建筑属于公共性质,城区规划有居民区、街道等,更重要的是拥有属于公共性质的神庙、剧场、广场等祭祀、娱乐场所。这已经是现代城市的雏形。
——据相关资料改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先秦时期与古代希腊在城市形态上的差异。
材料二在西欧,近代生产型城市是从工业村庄孵化而来,“工业村庄→工业城镇→工业中心”的城市化过程与“农村人口减少→农场经营规模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现代农业和农村同步转型并行不悖,具有原发性特征。中国具有赶超型城市化的一般特征,尤其是其生产性城市发端于传统行政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为了赶超先进国家,在政府主导下,集中主要资源和财力于大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形成“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大城市的优先发展,导致区域失衡,内需不足。这与西欧国家现代城市的自然演进有所不同。当今,无论是原发型城市或是赶超型城市均致力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城市。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道路并归纳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通过中外比较汲取历史营养,谈谈你对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