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 分封之制    B. 郡县之制    C. 郡国并行    D. 行省制度

 

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白它讲述的内容,这段话其实是王夫之的《封建论》中的一部分,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因此选择B选项。 点睛:古文中出现的“封建”往往都指的是分封制,因为它的本意是封邦建国,因此是西周分封制的代表。而封建代表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在近代以后的事情,因此不要被干扰。在古代对封建和郡县研究比较多的是柳宗元,王安石和王夫之。这三个人都写过相关的作品,经常被引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查看答案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查看答案

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A. 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 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D. 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查看答案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 石制农具    B. 青铜礼器    C. 宫殿遗址    D. 家畜遗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