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该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 首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    B. 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 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    D. 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 【解析】材料中俾斯麦提交的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后,“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之后的新一届帝国议会通过了该草案,这说明帝国议会受到首相的制约和限制,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明确给出解散帝国议会的是联邦议会;B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君主专制政体,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力;C选项错误,帝国宪法虽规定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且材料反映的不是立法权归属的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 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 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 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 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

 

查看答案

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实行以县为单位,改善并健全民众之自卫组织,施以训练,加强其能力。”该纲领的颁布有助于

A. 发动群众实施全民族抗战    B. 限制中共敌后抗战力量

C. 扭转相持阶段的抗战形势    D. 防止乡镇政权结构变动

 

查看答案

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

A. 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 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

 

查看答案

下列齐城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C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取得彻底胜利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