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即所谓的“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读书杂志》3卷7期设“统制经济特辑”,《申报》于1932年1月25日开始在“专论”一栏连载数篇《苏联论》。恪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训条的《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30年代初,谈论苏联己成为一种时尚。
——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议界的影响》
材料二
在编制“一五计划”初期,中财委根据测算结果,提出工业的发展速度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四为宜。周恩来赴苏谈判前,李富春同志把它改为百分之二十点四。这一发展速度和指标的设定是为了出访苏联、听取苏联意见和争取苏联援助做的准备。同时期,在全国范围内也兴起了一股“俄语热”。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到1952年底,中国建立起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改摘自孙璐的《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晌》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知识界兴起“苏联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热”的变化,并加以评析。
下图漫画意在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依然存在 B. 自身资源匮乏以及产业结构落后
C. 经济全球化加据金融投机的风险 D. 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贸易定价权
垒球、迷你高尔夫球等大众化、低消费的体育项目风行;旨在助人排解“休闲问题”的书籍大量出版;最受欢迎的游戏是“大富翁”;最受欢迎的电影是音乐幻想剧。这些现象,可能出现在
A.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B. 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
C.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 D. 2O世纪80年代的中国
19世纪80年代,普利斯特利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和布来克浦之间旅行时发现“整个兰开厦都快要变成养家禽的地方了,似乎运棉布的火车很快就要用来装运蛋和鸡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棉布竞争激烈 B. 工业地区市场需求的刺激
C. 交通工具发生革命性变化 D. 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1789年,英国联邦国会通过了1787年邦联国会制定的《西北领地法令》,规定在西北领地上新建的州不得实行奴隶制,但允许奴隶主到此地区追捕逃奴。这一规定
A. 违背1787年宪法的民主原则 B. 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 是自北双方政治妥协的产物 D. 加据了英国对北美的商品输出
早期罗马公民法中,奴隶交易要求买卖双方必须出场,当着五名作为见证人的罗马成年市民的面,由另一位市民手持一把铜秤主持完成交易仪式。后来罗马市民更多采用万民法发展出来的“让渡”形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形式。这种变化表明
A. 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 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棋栩不清
C. 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 马法法伴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