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曾指出:“西方文明在其它地方显得极有创造力且生机勃勃,但在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它加速了(中国)旧秩序的瓦解,却没有提供替代它的新秩序。”这说明
A. 中国人期望西方文明带来和平稳定 B. 西方留给中国构建新秩序的任务艰巨
C. 中国旧秩序比西方文明更具优越性 D.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1793年,英国以祝贺乾降帝80寿辰为名,派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到北京,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反映了
A. 中华传统礼仪得到英国认同 B.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C. 康乾盛世促使沿海开埠通商 D. 清政府坐失发展经济的良机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中记述道:“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由此可见
A. 戏剧表演的内容都是历史事实 B. 戏剧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心声
C. 戏剧发挥了对民众的社会教化功能 D. 戏剧与文人学子的教育形式相同
明代中叶以后……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
A. 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B. 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
C. 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 D. 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
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的历代皇帝也都秉承这一精神,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这反映了宋代
A. 文官政治的形成 B. 重武轻文的风尚
C. 以文治国的方针 D. 兴文抑武的国策
中书、尚书在两汉时期为少府所属机构,其长官虽掌管机要,但“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朝时“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表明
A. 中书、尚书机构长官位尊权重 B. 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C. 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 中书、尚书令与公卿矛盾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