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时期,葛洲坝水利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刘家峡水电站等工程纷纷竣工。该事实说明
A. “文革”期间经济仍有进展 B. “文革”侧重建设重大工程
C. 文化建设推动了经济大发展 D. “文革”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下面分别是两幅反映不同时期农民劳动场景的图片。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个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 B. 图二反映出农村工作出现右倾错误
C. 图一说明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效果显著 D. 图一到图二透视出农村经济体制已调整
1958年,有民歌这样写道:“男女老少齐出征,青年劲头赛赵云,壮年力气赛武松,少年儿童像罗成,老年干活似黄忠,干部计策胜孔明,妇女赛过穆桂英,社员个个胜古人。”这首民歌
A. 是三大改造完成的产物 B. 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反映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表明了当时人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在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政府采取让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措施,1953年12月,农业合作社还只有一百四十多个;经过仅仅9个月时间,到1954年秋,已发展到十万多个;到1955年6月,经过初步整顿后,仍有六十五万个。这一状况
A. 表明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B. 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急于求成倾向
C. 改变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主体地位
D. 说明政府对社会主义改造缺乏整体认识
张謇从“通州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的思想出发,于1895年冬开始筹办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后精心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这反映了
A. 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B. 个人努力程度决定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C. 民族工业在甲午战后获得初步发展 D. 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882年创办的公和永丝厂,是上海第一家华商缫丝厂。起初,厂内设备完全来自国外,“指导厂务”的工程师,也请外籍人员担任。材料表明早期民族工业
A. 对外资有依赖性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 大多由外商投资 D. 积极吸收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