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定义:“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 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即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家糊口的限度。”马克思也曾说:“这是一个只能用统计来判断的问题,就我们研究的目的来说,对此也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探讨。”在此表明马、恩特别强调“小农”这一概念
A. 土地性质的确定性 B. 土地数量的规定性
C. 分散性与封闭性 D. 质与量的有机统一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而在曹魏时的《新律》中则首次入律了所谓“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十二铜表法》与《新律》的最大区别在于
A. 是否注重君主权力 B. 是否重视纲常伦理
C. 是否注重公平公正 D. 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曾经在中国十分流行,但到1984年,邓小平说“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当今中国强调“和平崛起”,强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A. “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已经完全过时
B. 强调只有先壮大国家实力,才能争取主动
C. 二者都是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D. 中国承诺永远不会对周边弱国采取军事行动
抗美援期,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行动,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对该运动认识正确的是
A. 这是雅尔塔体系下两大阵营对峙中的重要表现
B. 这是中国提升联合国国际政治地位的重大步骤
C. 这是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志
D. 这是中国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集中体现
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
A. 明确显示蒋介石俺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
B. 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C. 推动了中国“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
D. 奠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理论基础
“四民”(士、农、工、商)是中国古代常见的社会人口分类标准,其中“士”长期居于社会阶层的首要位置。但在1934年出版的《阜宁县新志》中,职业分为党务员、公务员、学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务员,路员、农人、商人、负贩、矿工、工人、劳工、警察、伶人、杂业等23项,这基本上是从社会分工角度来划分社会阶层,并反映了士人阶层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上消亡。这一变化
A. 反映出科举制度被废除后的重要后果 B. 根源在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C. 体现了中国传统职业逐渐趋于消亡 D. 绝对否定了中国的传统的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