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 B. 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C. 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 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 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 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 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 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 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 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 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 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