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 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C. 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 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租佃关系的盛行
C. 土地的高度集中 D.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朝大军出征,驱逐匈奴,西域重新开始恢复与汉朝的交通。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驻守在龟兹。西域50多个国家在这期间先后与汉朝恢复了关系。汉朝人从传闻中得知大秦是西方大海那边的一个大国,出产许多珍奇的东西,“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綵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艄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之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带三岁粮。”英闻之乃止。
材料二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指中印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始乃一通焉。
——摘编整理自《后汉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英出使大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英出使大秦的影响。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从1949年10月到1961年8月,民主德国约有260万人流入联邦德国,其中大多是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有一种说法指出,西德政府特别是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东德公民的“逃亡潮”会促发东德境内发生骚乱,打破东西方之间的平衡格局,苏联集团有可能把冷战变成热战。柏林墙符合美苏双方战略需要,却堵塞了德意志民族统一之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1989年出现的大量民主德国居民出走联邦德国,从而动摇了民主德国的根基。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写道:“(东德领导人)乌布里希请求我们支援劳动力。当然,我们应当给予帮助,但只能是一些辅助工,我们自己也很缺少熟练工人。”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柏林墙的立场可以解释为:如果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开来,东德的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赛”中将遭到失败。
——摘编自【德】博韦奇、【俄】菲利托夫《建造柏林墙的决定是如何通过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墙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林墙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