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制度出现以后,以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A.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B. 反映出议会失去了立法权
C.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可能 D. 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斯塔夫理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 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 B. 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 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 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A. 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 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
C. 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 D. 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全国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5亿多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说明当时中国
A. 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B. 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完成 D. 生产力发展成就巨大
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年份 | 棉织品 | 棉花 | 面粉 | 交通器材 | 机械 |
1913 | 10.3 | 0.5 | 1.8 | 0.8 | 1.4 |
1936 | 1.5 | 3.8 | 0.5 | 5.6 | 6.4 |
A. 轻工业发展迅速 B.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实现了关税的自主
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厚德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着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 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B. 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C. 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D. 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