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
A. 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 调整了旧有习惯法的适用范围
C. 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 D. 强调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提到:“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过这并不表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从思想角度看,材料中“革新与发展”不包括
A.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B. “其欲即天之理,其理即人之欲”
C.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 D. “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徳修而万民化”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中写道:“‘什么农民协会,砍脑壳会,莫害人!’富农中态度恶劣的这样说。……中农呢?他们锅里有米煮,没有人半夜里敲门来讨账。独自皱着眉头在那里想:‘农民协会果然立得起来吗?’……而他们(贫农)中间有很多人,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他们有什么不进农会?”。这段话意图是
A. 应该按照经济地位的不同区别对待农民
B. 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农民革命态度不同
C. 农民阶级不如工人阶级有坚定革命信念
D. 争取贫农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保障
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 D. 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
抗战以前,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只占全国总数的的6.03%,资本与工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04%和7.34%;到l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是
A. 改变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现象 B. 改变地方经济分割的现象
C. 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D. 建立起独立的西部工业体系
祝大椿原为英国怡和洋行买办,后投资实业,他的公益纱厂“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他因兴办实业,由清政府赏给二品顶戴。张謇是甲午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由此可知
A. 清政府实现了从重农抑商到重商主义的转变
B. 外国资本主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政府政策在民族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