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北边的半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北边的半个中国,这在后来遭到了中国历史学家的严厉谴责。这种批评固然正确,但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也是事实——文化领域尤其如此。在这几个世纪中,出现了佛教经文和儒家经典的大百科全书;许多学者撰写的各朝历史内容全面;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写在书卷上的书法艺术同绘画一样受到高度评价;精美的瓷器几乎像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印刷术的发明价值连城,被用来印制大量佛经;科学技术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它们至今才被充分理解……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比国内贸易大发展更引人注目的是对外贸易的突飞猛进……结果,海上商道——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最后还应该指出,宋朝时期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3章《传统的儒家文明》

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资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逻辑。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宋代的视角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宋期时的中国正在期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的依据。

(2)根据村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根据

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大国之路不同走向的主要因素。

 

(1)特点:突出整体(或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以文化和商贸成就为主要研究依据。(4分) 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或儒家文化)达到顶峰;文学艺术成就与杰作大批涌现;瓷器等手工业水平最高;三大发明等科技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革命”对欧亚大陆意义非凡(对外贸易突飞猛进);海 上丝路取代陆路成为东西方主要贸易通道;逐渐摆脱对外国(阿拉伯)商人的依赖。(8分) (2)不同:不以单纯领土扩张为目的,而是要求向世界各地进行资本和商品扩张;不与传统大国(英国) 军事争锋,积极扩张自己的海上实力。(4分) 影响:促进美国崛起,逐步掌握世界霸权;客观上推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侵犯了相关国家的主权完整及经济利益。(4分) (3)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理念、政治制度、世界各地的联系程度。(5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的发展特征。第一小问特点,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宋代的视角有何突出特点可以从史观和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二小问依据,可以从宋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手工业的发展、科技成就、对外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美国不同于传统帝国的“单纯幅员扩张”,也不是英法“殖民帝国”,而是以“强大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建立的“无边界帝国”,也使得它避免像德国一样“争夺天空下的土地”而与殖民帝国冲突。这种观念使得美国能够摆脱“争夺地盘”的束缚,专心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帝国。它突破国界限制,有利于缓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防御与抵抗,比如在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造成了对其他国家主权的破坏以及经济利益的损害。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因入手,也可以就世界大势入手,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答案不唯一,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要求论从史出,言之有理。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宋代的经济与文化成就•表现;大国崛起•美国崛起•方式 【名师点睛】从不同的史观角度重新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这首先涉及到对常见史观内涵的理解,常见的六大史观分别是: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生态史观和社会史观。其次,从某种史观剖析重大历史现象和运动又涉及到历史评价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建议学生们在平时多做相关的练习实践以增强对该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查看答案

194777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参加马歇尔计划的会议邀请,并见诸报端。710日,该国政府又发表公报,拒绝了这一邀请。这反映了当时捷克斯洛伐克

A. 完成战后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 警惕接受美国援助的政治代价

C. 已经获得“经互会”的援助    D. 力图在两大阵营之间保持中立

 

查看答案

对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

B. 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 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

D. 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查看答案

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A. 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B.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 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D. 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查看答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

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

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 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 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 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