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普遍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对于降低关税的通常压力,以及先是推动着拿破仑三世后来又推动着普鲁士政府寻求通过签署条约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政治考虑以外,贸易条约的签署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及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国际交换学说的接受。正是经济的迅速扩张、对增长和繁荣的普遍乐观说服了各国和人民放弃保护措施,将控制换成了自由,乡土观念换成了普遍主义,固守传统换成了坚持变革,将闭关锁国的安全换成了开放世界的危险但有潜在利润。
——摘编自H.J.哈巴库克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英国人一直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是一种岛国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假如照顾了英帝国,便难于兼顾欧洲。二战后西欧的主要潮流是一体化,但英国对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以致后来再想加入欧共体,就不得不多次去申请。英国在60年代经济境况十分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二战后英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特殊的英美关系也要求英国重视欧洲,美国的外交重点是抑制苏联,美国希望英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欧洲起引导作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各国间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世界”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变化,并指出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影响。
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世界革命者的角色。一个国家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另一个国家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 德国和苏联 B. 美国和苏联 C. 德国和美国 D. 苏联和中国
列宁提出:“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联
A. 加快了农业社会改造步伐 B. 一度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C.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 D. 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
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 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 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D. 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 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B. 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C. 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 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对精减职工工作进行部署。精减对象主要锁定在“195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而“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一律不予精减”。该通知意在
A.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B. 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C.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 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