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载:“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对宋朝慈善救济史研究颇有心得的张文先生指出:“宋朝社会救济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邓云特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说:“两宋灾害频繁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也。”“降至唐宋之际,财富力量的崛起更为显著”,唐宋土地私有产权制的兴起,在摧毁原有政治高压下超稳定土地关系之时,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受灾人群。故而,宋朝政府亦非常重视对本朝民众的季节性救济,给以从医疗到贫寒物资之发放的多种救助,帮助民众暂渡难关。张文先生总结认为:“宋朝社会救济从总体上来说的确成就不凡,使得宋朝社会的安全运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而也使宋朝对社会的控制较为稳固,避免了社会处于失控状态。”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材料二二战后,德、奥和意大利有约2000万难民,是饱受战火浩劫的欧洲国家根本无力接收并安置的。杜鲁门政府为解决欧洲的难民问题在国内积极倡导立法,美国历史上第一步难民法《1948年战争难民法》最终制定。其将在战后因种族、宗教或政治观点将受到政治迫害或害怕受到政治迫害、不能或不愿回国的人列为接纳难民。在1950年的难民法修正案中,将流亡美国的波兰难民,捷克斯洛伐克以外的其它东欧国家的难民也纳入安置范围。并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情报工作的完成,向将会有力推进反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难民发放500个签证”。从1946年到1994年,美国共接纳了2471628人次的难民,其中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占了95%左右。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接纳难民的能力下降,接纳大量逃离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成为了美国社会沉重的负担。社会各界民众都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难民政策,严格限制难民入境。出于反共和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80年难民法》,有选择地允入难民。
——摘编自李晓岗《难民政策与冷战外交》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难民政策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难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 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B. 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 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D. 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任何一邦的商品均可自由输入另一邦,另一邦不得再行征税,并规定皇帝经帝国联邦议会同意后,可以任命税务官进驻各邦税务机关,以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 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B.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 皇帝的行政权受议会约束 D. 皇帝拥有征税自由
加尔文教牧师的布道鼓励教徒把日常世俗生活的成功视为是自己属于被选之列的一种可能的证据。这样一来,个人就必须把为了找到某种这类的证据而努力作为他的宗教义务的一部分,把真正履行世俗职业推崇为个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这种说法体现出的思想理念是
A. “自助者天助之” B. “有善始必有善终”
C. “上帝平等待人” D.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A. 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 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
C. 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 D. 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
读1952年与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数据对比图,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的推动
C. 产业结构的优化 D. 市场需求量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