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正因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我们讲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若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像我们当前学术界风尚,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中国的一切都要不得,那只是意气,还说不上意见,又哪能真切认识到自己以往历代制度之真实意义与真实效用呢?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以一位法国人的眼光去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加以评判。他考察美国民主制度所采用的是比较和借鉴的方法。虽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是最好的民主国家,但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美国的民主制度来发展法国的民主制度。美国的民主表现在多方面,包括身份的平等、公民的自由精神和自由理念、公民的民主精神、民主理念。依照托克维尔的观点,有助于美国维护其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法制和民情。法律和民主是美国人民的两大主心骨。美国人极其爱他们的法律,就如同爱他们的父母一般。

——摘自向文翰《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得到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归纳钱穆和托克维尔对政治文明特点的共同认识并予以说明。

(2)联系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效果的差异,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1)共同点:政治文明建设内容是多方面的。 说明:钱穆认为包括制度、人事,托克维尔认为包括制度、理念、公民的民主精神。由于国情不同,使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钱穆的认识受时代、历史、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托克维尔的认识取决于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法制和民情;不能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要选择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钱穆主张借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智慧,托克维尔借鉴美国的民主制度来发展法国的民主制度。 (2)差异:美国1787年宪法沿用至今,为美国二百多年来的政治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出现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和军阀混战。 差异的原因:地理环境——美国东西两面为大洋庇护且远离欧洲,利于国内的自由发展;而中国由于地域辽阔,属于大河文明,小农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给予封建专制以充分的养分,封建专制主义根深蒂固。法制——美国人遵从法律,习惯用法律解决矛盾;中国人法制意识较薄弱,习惯用暴力手段解决矛盾。民情——美国没有经历封建时代,人民有强烈的民主精神、民主理念;中国经历过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民缺乏民主意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两段材料看出都涉及了制度的多方面,因此第一问共同点就是政治文明建设多面性。第二小问结合材料进行回答,可以从内容、国情、时代、环境等等来对政治文明的特点进行说明。主要考查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的结果进行回答即可,难度系数不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从材料二中的“美国维护其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法制和民情”等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西方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1787年宪法·内容及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D.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滥保举人及滥奏贬人者,黜为农”“凡天下诸官……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讲圣书,有敢怠慢者,黜为农”“官或违反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黜为农”。这些内容突出表明《天朝田亩制度》

A. 对官员管理赏罚分明    B. 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C. 包含着对农民的歧视    D. 存在不切实际的一面

 

查看答案

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A. 进入与西方平等交往的时期    B. “天朝上国”思想浓厚

C. 国人对中西新关系没有异议    D. 洋务运动得以迅速兴起

 

查看答案

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A. 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    B. 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 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    D. 决定宰相政治命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