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鹤声(1901-1989)认为:“自新航路发现以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鹤声(1901-1989)认为:“自新航路发现以来,世界交通,为之大变,人类生活与国际关系,较之中古时代,显有不同之处,是即中古史与近世史之所由分界也。近世史之演变,有‘继往开来’之趋势,其一切表现,皆在根据往古事迹而发扬光大之。且推陈出新,由此而孕育未来之局势。每一民族思想为其演变之原动力。故近世史之范畴,实包括近三四百年之历史,无论中西,大都皆然。”

——转引自张海鹏《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世史分期的观点。(说明:可以对观点进行肯定或否定,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示例一: 材料认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于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即明清时期。 我赞成这一观点。 16、17世纪的明清时期,政治上,废宰相,设内阁,建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趋于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阶级关系上,新兴的市民工商业者阶层日益强大;思想文化上,早期启蒙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批判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自由,萌发了出现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进步思潮。 总之,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了材料中“推陈出新,由此而孕育未来之局势”,所以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示例二: 材料认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于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即明清时期。 我不赞同这一观点。 16、17世纪的明清时期,虽然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但还有内在的生命力;经济上,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日益僵化,压抑摧残人性,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虽然出现了进步思潮,但是依然固守儒学的传统,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并不具备真正的近代因素,认为中国近代史开始于明清时期不符合史实,这种套用西方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方法本身就不合理。 【解析】根据“自新航路发现以来,世界交通,为之大变,人类生活与国际关系,较之中古时代,显有不同之处,是即中古史与近世史之所由分界也”“故近世史之范畴,实包括近三四百年之历史,无论中西,大都皆然”概括出从材料的观点: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由此可推出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世史分期的观点:中国近代史开端于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即明清时期。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是否符合“且推陈出新,由此而孕育未来之局势”,论证材料观点正确与否。 【名师点睛】 首先需要正确解读材料,总结出材料的观点;然后表明自己对材料观点的态度;最后结合中国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论证。史论结合,论证要结合“且推陈出新,由此而孕育未来之局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正因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我们讲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若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像我们当前学术界风尚,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中国的一切都要不得,那只是意气,还说不上意见,又哪能真切认识到自己以往历代制度之真实意义与真实效用呢?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以一位法国人的眼光去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加以评判。他考察美国民主制度所采用的是比较和借鉴的方法。虽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是最好的民主国家,但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美国的民主制度来发展法国的民主制度。美国的民主表现在多方面,包括身份的平等、公民的自由精神和自由理念、公民的民主精神、民主理念。依照托克维尔的观点,有助于美国维护其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法制和民情。法律和民主是美国人民的两大主心骨。美国人极其爱他们的法律,就如同爱他们的父母一般。

——摘自向文翰《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得到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归纳钱穆和托克维尔对政治文明特点的共同认识并予以说明。

(2)联系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效果的差异,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D.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滥保举人及滥奏贬人者,黜为农”“凡天下诸官……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讲圣书,有敢怠慢者,黜为农”“官或违反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黜为农”。这些内容突出表明《天朝田亩制度》

A. 对官员管理赏罚分明    B. 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C. 包含着对农民的歧视    D. 存在不切实际的一面

 

查看答案

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A. 进入与西方平等交往的时期    B. “天朝上国”思想浓厚

C. 国人对中西新关系没有异议    D. 洋务运动得以迅速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