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指出:“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进行声明。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我们也不急于去解决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A. 冷战爆发影响中共决策 B. 帝国主义国家封锁了中国沿海
C. 中共需要苏联经济援助 D. 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A. 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 思想较为保守落后
C. 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D. 主张改造儒家思想
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禁止在报刊杂志上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这是因为
A. 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 众多大众传媒服务于抗战
C. 大众传媒引领社会思潮 D. 报刊杂志可引导社会舆论
对于蒋介石久攻南昌不成,中国共产党虽对他有不满,但仍尽力“去帮助他,不使他江西的战事失败,不使他离开北伐革命的战线,不使他失去军事上的地位”,并极力主张第四军、第八军东下对他进行增援。材料表明当时
A. 蒋介石展现较强的革命性 B. 国共积极维护统一战线
C. 中共右倾思想占据上风 D. 革命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 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 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D. 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人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黄庭坚认为画竹
A. 需取材于市民生活 B. 注重抒情写意
C. 应该学会栽培竹子 D. 揭露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