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大兴国营事业,将很多日商大纱厂合并为国有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荣德生上书国民政府说:“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亦是与民争利,以后民营纱厂恐更将不易为也。”这表明民族资本主义日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 国营经济大行其道 B. 帝国主义的侵略
C. 封建势力的阻挠破坏 D. 官僚资本的垄断
1872-1890年,进口洋纱增长2064%,进口洋布只增长66%。这一现象表明
A.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B. 自然经济遭到了彻底破坏
C. 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D. 中国棉纺织业有较快发展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C.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 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说:“百姓乐于沿海居住,原因海上可以贸易、捕鱼。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这表明康熙帝曾要
A. 实行海禁 B. 停止海禁 C. 推行闭关 D. 进行抗倭
董仲舒曾说秦汉农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下列对“见税十五”的理解,准确的是
A. 税即农民向封建国家缴纳的田赋,税率为百分之十五
B. 税是农民耕种地主土地的地租,地租率为百分之十五
C. 税即农民向封建国家缴纳的田赋,税率为百分之五十
D. 税是农民耕种地主土地的地租,地租率为百分之五十
政府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既是政治学,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但在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材料二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材料三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各级党的领导应向干部和群众说明,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
——1982《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清政府经济立法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和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政府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