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沧...

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诗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可以说明唐朝

A. 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经完成

C. 长安作为商业中心地位下降    D. 各民族地区间经济交流频繁

 

D 【解析】根据材料“党项吐蕃”可知唐朝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可知长安是全国商业中心,汇集了各地特产,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经完成与材料唐朝史实不符,排除B。C项长安作为商业中心地位下降与“经游天卜遍,却到长安城”不符,排除。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用力少,见功多”。这项发明

A. 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    B. 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

C. 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    D. 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

 

查看答案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查看答案

下列史料描述都江堰的是

A. “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

B.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C.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D.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查看答案

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下列图示的工具或技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制和应用的,其中开始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A. 耧车    B. 筒车    C. 犁耕法    D. 翻车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一但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这次检括户口的结果,“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结果“诸郡计账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二百”。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

开皇五年(585年),文帝还采用高颖的建议,行“输籍定样”法(或称“输籍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浮客)的剥削为轻,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史称“高颖设轻税之法,浮客悉自归于编户,隋代之盛,实由于斯”。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概括“大索貌阅”、“输籍定样”政策内容的共同点与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推行“大索貌阅”、“输籍定样”政策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