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02—1772英国的国外贸易增长了两倍,1715—1771年法国国外贸易的价值增加了4倍多。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770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同欧洲大陆进行的,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近2/3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阿姆斯特丹不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的国际贸易。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据材料,归纳其中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辑要》中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
材料二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贫困救助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中意识到“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1907年,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1943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他表示:在现代社会,“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晚清创办工艺局,其收养对象仍根据道德要求分别上下差等:“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造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成性,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僻者为下。”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
——主要摘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贫困救助的特点并分析实行贫困救助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贫困救助方面有哪些变化,并给予简要评价。
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这反映
A. 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 B. 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
C. 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 D. 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这表明该宪法
A. 赋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 B.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保留传统军国主义色彩 D. 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年份 | 棉织品 | 煤 | 生铁 | 汽船 | 毛织品 | 人口 |
1750 | 1 | 1.0 | 1.0 | - | 1.0 | 1.0 |
1800 | 24 | 2.1 | 6.7 | 1.0 | 1.4 | 1.5 |
1850 | 267 | 10.6 | 83.3 | 56.0 | 2.2 | 3.1 |
1900 | 788 | 53.2 | 337.2 | 2402 | 7.2 | 5.6 |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 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D. 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 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B. 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C. 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 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