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记载:“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指
A. 启蒙运动 B.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
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在这里,《十二铜表法》
A. 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利 B. 表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C.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强调法律的公平与程序
1934年5月,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在上海设立“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当年出具查禁25家书店的公文,共涉及28位作家的149种书籍。各书店联名请求“体恤商艰,从轻处置”。当局批复:“一、切实执行前令……三、在剿匪严重时期内暂禁发售者三十种……”。这反映国民政府
A. 为了配合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行动 B. 为抗日战争做好舆论的准备
C. 防范各地军阀利用媒体兴起反蒋运动 D. 官僚资本对民族出版业的打击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 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 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 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 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 标志着近代中国领事裁判权开始丧失 B. 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C.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D. 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