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6年,驻厦门的英国领事在报告中提到:曾经询问下层中国人不穿洋布而穿土布的原...

1886年,驻厦门的英国领事在报告中提到:曾经询问下层中国人不穿洋布而穿土布的原因,有中国人说穷人穿土布衣服,因为这种衣服比洋布耐穿三到五倍,还因为穿了它在冬天暖和很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 列强在中国商品销售下降    B. 中国人服饰思想观念守旧

C. 中国近代化的速度较缓慢    D. 洋货并没有冲击自然经济

 

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列强在中国商品销售下降,排除A;根据“有中国人说穷人穿土布衣服,因为这种衣服比洋布耐穿三到五倍,还因为穿了它在冬天暖和很多”表明中国人穿土布是因为土布耐穿暖和,很实惠,并不是思想观念守旧,排除B;D项不符合事实。农村地区很少使用进口洋布,洋布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城镇较富裕的工匠和商人,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近代化的速度较缓慢,故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

A.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B. “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C. “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

D.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查看答案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这一现象客观反映出(      )

A.近代政治运动的发展           B.民众社会生活的改善

C.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D.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查看答案

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材料说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A. 水路交通发达    B. 苏州府成为地区经济中心

C. 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D. 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

 

查看答案

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映出

A. “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    B. 皇帝推卸政治责任

C. “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    D.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