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据此推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
A. 有效贯彻海禁政策 B. 打击边疆走私活动
C. 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D.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唐代长安东西两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大衣行、秤行、鼓行、铁行等;而当时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中,同类商品也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由此可见当时
A. 商品销售的专业化 B. 城市经济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手工业生产分工细 D. 城市经济活动不受官府限制
南北朝时期,南朝君主面对强大的地方豪强势力,一方面派皇家子弟到地方出任各州的牢事行政长官——刺史;另一方面又派出身低微、品级低下的官员到地方各州出任典签。典签职微权重,“一州之事,悉以委之”,州镇要事须典签批准方能实行,“诸州闻有典签,不闻有刺史”。上述史实表明南朝
A. 皇室贵族势力下降 B. 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C. 中央集权衰落 D. 庶族地主政治地位提升
佣书业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宋时期丧失存在的基础。该行业的命运说明
A. 政府政策影响文化行业发展 B. 文化氛围导致佣书业消亡
C. 经济发展引起低收入者失业 D. 技术进步影响行业兴衰
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独尊儒术”的提出 B. 诸候势力的削弱
C. “统制经济”的实施 D. 察举制度的实行
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 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
C. 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D. 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