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7年,出于其工厂对动力的需求,博尔顿认识了瓦特。此后二人成为合伙人,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
A.工业革命离不开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
B.专利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发明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工业动力的垄断
托马斯·孟(1571—1641)是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其观点反映了欧洲
A.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B.商业革命的需要
C.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自由贸易的需要
“那时(15世纪束)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象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裂缝”说明东西方商路畅通
B.“巨人”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丝毫看不到光明
C.“牢狱”指的是封建神学的束缚
D.“巨人的力量”主要指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中国近代前期的西学,“非重要的成分”主要指
A. 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B.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C. 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D. 提高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
阅读右表,表格数据反映了当时
A. 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
B. 官营资本迅速膨胀
C. 国内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政府弱化经济控制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下列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张謇反对重农抑商思想 B. 张謇的主张反映“实业救国”思想
C. 张謇创办保兴面粉厂是该主张的体现 D. 张謇已经找到强国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