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魁奈、狄德罗、爱...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魁奈、狄德罗、爱尔维修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是“百科全书派”的领导人。他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中国的统治者明白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奉为楷模。霍尔巴哈宣称法国要想繁荣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

——《2014中国大时局》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和迁就的,这两样孰好孰歹,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不做议论;但或是仍旧用中国的老法子,或是改用西洋的新法子,这个国是,不可不首先决定。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   记得十几年前听老师在讲课中提及,人类未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但中国人的世纪,并不是我们狭窄的民族意识下的中国人统治全世界的想法,而是融合了几千年来不同的地域、不同思想,最后以中华民族文化为精神而成为世界大同的世纪。他说:“那将是一个融合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方法,中国文化的精神的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世纪这才是中国人的世纪的真义。”

——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P97页,复旦版,1996年。

(1)解释材料一中“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秉持他们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一在认识上有何共通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这一思想认识的现实逻辑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1)含义: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和以中国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理由:儒家重伦理道德有利于中国统治的稳定和繁荣;法国处在启蒙运动时期,需要从中华帝国寻求精神资源建构启蒙思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2)共通之处:认识到自己文明的落后和异质文明的先进,但存在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思维倾向。这一思想认识的现实原因:民族工业发展;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独裁,民国有名无实;袁世凯掀起复古逆流;继续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思想认识的现实结果: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倡导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清算旧文化; (3)观点:21世纪是中国人(中华文化)的世纪。认识:角度1:当代中国的发展证明这一趋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引进市场机制,借鉴资本主义的方法加快发展;仍然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凝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改革成果惠及全民;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平崛起,倡导共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前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角度2:当今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学习证明这一发展趋势。如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影响;中国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深入。 【解析】 试题解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第一小问须从中国政治制度和儒家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入手,如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和以中国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由材料“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中国的统治者明白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可知,儒家重伦理道德有利于中国统治的稳定和繁荣;法国处在启蒙运动时期,需要从中华帝国寻求精神资源建构启蒙思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和迁就的”可知,材料二和材料一在认识上的共同之处在于认识到自己文明的落后和异质文明的先进,但存在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思维倾向。回答第二小问,可以从当时中国社会背景入手,即民族工业发展;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独裁,民国有名无实;袁世凯掀起复古逆流;继续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思想认识的现实结果: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倡导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清算旧文化。 (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即21世纪是中国人(中华文化)的世纪。回答本题可以从思想文化的交流角度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借鉴角度入手,如角度1:当代中国的发展证明这一趋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引进市场机制,借鉴资本主义的方法加快发展;仍然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凝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改革成果惠及全民;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平崛起,倡导共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前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角度2:当今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学习证明这一发展趋势。如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影响;中国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深入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对法国的影响;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以及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19世纪末,中产阶级的女性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中产阶级女性的主要期待不再是做家务,而是做母亲。书刊杂志和社会舆论都在宣传这样一种观念:母亲应该关心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人们也期待着母亲们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德和保持女性的特点。油画《贝尔利一家》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男人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这暗示着他是与事业和家外的世界相连的;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站在孩子们中间,则表明她处于“主内”地位。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文化探析》

材料三“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由于大工厂多转产战备物质,各个时装公司纷纷承担起口红生产的任务,这保证了口红在战争期间的供应。美国海军特地开办培训课程,让女兵们学习,如何快速完美地化妆,同时还规定,从军女性的口红颜色必须与她们制服上红色臂章和帽子上红色细绳相搭配。

——《美丽与禁忌:口红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女性与近代西方女性的地位和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社会地位和职责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口红效应”出现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小戏的崛起都是意味深长的事件,而这一现象无疑使得戏剧的价值体系更趋于平民化.小戏的崛起是在两股相反相成的艺术力量的交汇中呈现出来的.由于社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地区之间日趋开放,交流与沟通也日渐增加,此前在一个相对狭小、相对封闭的区域内流传的地方小戏,有更多机会吸收与汲取大戏的优长特点,甚至直接进入都市,并且大量吸收借鉴了成熟剧种的表演手法与剧目,使之逐渐走向成熟.

——傅瑾《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发展论纲》

材料二小戏从19世纪以来就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强劲势头的艺术平民化趋势,但是从延安时代开始它获得了诸多理论支持,因而更像是一场自觉的变革.1951年中央政府以政务院名义颁发的“五•五指示”明确指出,“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1949年成立的新政府总是在种种场合突出强调其“劳动人民”的立场,正是由于各地的小戏被视为与“劳动人民”的情感关系更为紧密,因而较少受到“封建社会统治者”和“反动文人”的毒害,所以应该得到更多重视的艺术样式,兼之有延安时代对秧歌、眉户等小戏成功改造的经验,它们获得了与大戏几乎平起平坐的艺术地位。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戏发展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小戏“获得了与大戏几乎平起平坐的艺术地位”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得津津有味。”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

A.西方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

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

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

 

查看答案

《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

B. 西方对苏联的电影技术不屑一顾

C. 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

D. 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众审美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B. 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社会的动荡

C. 近代科学发展改变艺术创作方式

D. 现代主义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