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中的“共产风”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也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乌托邦思想,于是政府的号召得到相当部分民众的响应。这说明“共产风”
A. 是传统文化必然产物 B.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 实现了全民待遇平等 D. 其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亲自倡导火葬并提出丧事简办,从而拉开了新中国丧葬礼俗改革的序幕。这一做法
A. 有利于科学思想的传播 B. 意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C. 是“左”倾思想泛滥的结果 D. 属于“三大改造”内容之一
共产国际顾问李德在回忆录中写道:“渡过金沙江以后,在战略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有利的局势。首先是摆脱了蒋介石的追剿部队,通往北方的道路畅通无阻了。”这表明李德
A. 主动纠正了“左”倾错误 B. 支持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C. 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 D. 承认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误
某学者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时说:“共和政体是外国的、空洞的仿制品,于中国的历史传统、社会土壤中毫无根基。”该学者的认识是基于
A. 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农民阶级 B. 专制主义仍深深植根于绝大部分国民的头脑中
C. 袁世凯篡夺了资产阶级政权 D. 中国封建伦理道德与辛亥革命的目标格格不人
据统计,1902~1911年间新式学堂从700所发展到52500所,学生达163万多人;1901年留日学生仅有200多人,1904年达到3000多人,1905年增加到8000多人,1906年增至16000人。上述现象的出现
A.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正式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C. 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D. 改变了中国教育落后的局面
1867年,容闳建议总理衙门筹组新式本国轮船企业时,总理衙门批示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这反映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
A. 体现了反侵略的色彩 B. 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C. 增加了商品出口的总量 D. 意在发展生产与民求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