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 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 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三幅图片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世界银行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二战后世界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的表述均不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美国为主导(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世界银行官方中文网站的LOGO。下列有关世界银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依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而成立

②其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

③③它的使命是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到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某国际组织都及时伸出援手,提供资金援助和其他所需援助,包括地震损失评估、灾后重建等。该国际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农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 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B. 赫鲁晓夫改革在经济建设上急功冒进

C. 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D. 赫鲁晓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查看答案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交纳固定粮食税

C. 推行农业集体化    D. 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

1921年的五一劳动节,正巧与基督教复活节同日。正在苏俄考察的瞿秋白,当晚写道:“今天在我们这里吃过节饭……肉是市场上买的,新鲜哟。”这反映了当时苏俄

A. 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B. 允许私人兴办中小企业,发展贸易

C. 实行了按劳动分配日用生活品

D. 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允许产品交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