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了
A. 儒家学说类似宗教 B. 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 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 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秦统一后,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现过许多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女主专政等现象。主要是因为
A. 中央集权的削弱 B. 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
C. 宰相权力的加强 D.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设三省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下表体现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 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 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
C. 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 D. 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平衡南北政治势力
C. 讨好北方知识分子 D. 限制南方发展
孙中山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文官开始于
A. 西周时期的世袭制 B. 汉朝的察举制
C. 隋唐时的科举制 D. 魏晋九品中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