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工具和古代耕织图

材料二:《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曾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材料三……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看,秦所取得的“大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是指什么思想局面?

(4)材料一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1)时代潮流:铁器、牛耕推广,小农经济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统一趋势逐步形成,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成就: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完成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完成了统一 (3)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争鸣。 (4)因果关系,材料一春秋战国生产力的发展是材料三的经济根源。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以及秦朝在社会转型方面取得的成就,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潮流,可以根据材料一反映的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再联系所学,从诸侯争霸、社会转型等方面来回答。 (2)秦朝在社会转型方面取得的“大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可以根据材料“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的郡县制、与第一小题有关的小农经济中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及完成统一等方面来回答。 (3)“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根据材料可知,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所出现的百家争鸣现象。 (4)根据所学,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出现社会大变革,而百家争鸣现象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因此材料一和材料三之间是因果关系,材料一春秋战国生产力的发展是材料三的经济根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 彩陶画与汉赋    B. 话本与小说    C. 唐诗与风俗画    D. 楚辞与文人画

 

查看答案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深厚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查看答案

史载,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独创的纸向汉和帝呈献,后世称之为“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记载:“元初元年(汉安帝的年号,公元114年),邓太后以(蔡)伦久宿卫,封为龙亭侯。”综合上述材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蔡伦因造纸而封侯    B. 蔡伦发明“蔡侯纸”

C. “蔡侯纸”是最早的纸    D. “蔡侯纸”很快普及

 

查看答案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 “人伦者,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查看答案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朱熹    B. 李贽    C. 陆九渊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