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A. 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
B. 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
C. 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
D. 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 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 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C. 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D. 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 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 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 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 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 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 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 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 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德国军队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的领土将在10月1日开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
——《德意日法西斯覆灭记》
材料四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到苏军解放时为止,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成为犹太人永远的“噩梦”。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威辛纳粹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许多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时所拍的照片和留言,告诉年轻的一代:历史不能忘记。
(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材料三应出自哪一个国际条约?有学者认为,这个国际条约的签订是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产物,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种民族利己主义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人创造了光荣的文明,但是与此同时,欧洲人的短视(或称浅见)——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外交活动中的互相鄙视和不妥协、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是酿成欧洲文明灾难的原因之一,由此警示后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进步意识。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材料二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从材料一看,斯宾格勒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得出哪些启示?
(2)从材料二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结合史实说明美国是如何把其他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的。
(3)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