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此时的曼彻斯特
A. 城市规模世界之最 B. 是英国的重工业基地
C. 出现纺织垄断集团 D. 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民法大全》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表明
A. 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 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C. 罗马法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 D. 罗马法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制约
有学者指出“在雅典繁荣时期的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和所处的阿提卡地区的人口总数,可能已达到25万到30万之间。而公民大会的组成人数大约在2.5万到4万不等。”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繁荣的重要标志 B. 雅典民主政治属于“少数人当家作主”
C.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D. 公民大会是古希腊代议制民主的表现
1993年初美国哈佛大学裴宜理教授在《中国1992》一文中指出:“1989年北京风波后,如果有人对中国领导人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有所怀疑,这种怀疑在1992年烟消云散了。”“怀疑烟消云散”是因为
A. 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B.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项重大科技成就,有外国学者评论说:此项成就结束了某些大国老是拿着大棒对中国进行讹诈的历史。这一项科技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图)。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A.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C.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