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A. 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国人共识 B. 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 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增加
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游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 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B. 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C. 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D. 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l925年先后制订了三部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以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 B. 宪政的实行缺乏有利环境
C.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 D.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
下图为I812-1888年中国国家财税收结构变化图。
该图说明当时中国
A. 税收项目较为单一 B. 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关税税率不断提高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 表明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
C. 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说明农业技长趋于成熟
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
A.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 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 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 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