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贵族干政局面
史学家陈旭麓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意在说明
A. 只有“中体西用”,才能解决内忧外患
B. “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
C. “中体西用”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
D. 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 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 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C. 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 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某专家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是
A.重视理论 B.重视实用 C.不求甚解 D.具有理性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以上材料说明了当时士大夫
A. 视接受廷杖为表达对朝廷忠义的机会 B. 以臣服于君主的意见接受廷杖为骄傲
C. 认为实施廷杖会损害国家的纲常名教 D. 担心君主专制的迫害表现出喜欢廷杖
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法国笛卡尔为代表的学者,反对盲从,批判经院哲学,怀疑一切自己没有切身体会的问题和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的事物。这表明他们
A. 开拓了欧洲理性主义 B. 反对上帝的绝对权威
C. 加速了启蒙运动进程 D. 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