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间剪纸
材料二1864年有人记载上海港附近松江、太仓手工纺织业的情况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摘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1872~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表
年代 | 商办 | 外国人办 |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资本所 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资本所 占比重 | |
1872~1894年 | 53 | 4687 | 9.6% | 103 | 28000 | 57.3% |
1895~1913年 | 463 | 90801 | 41% | 136 | 103153 | 46% |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动。根据材料二、三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给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到“出门坐车,购物上网”的变化说明了
A. 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 B. 人们一味贪图享乐
C. 传统生活方式被完全抛弃 D. 网购成为唯一购物方式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图服饰的特点是
A. 等级分明 B. 坚持传统 C. 全盘西化 D. 中西合璧
衣食住行可以折射出时代特有的风貌。20世纪30年代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A.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手持报纸的报童在大街上叫卖
D.人们用移动电话问候
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A. 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 B. 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
C. 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 D. 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 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 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
C. 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 D. 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