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秋瑾集》(1874——1907)

材料三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10月,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她们强迫沿途所遇的妇女参与进来,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随后法国革命者对妇女进行了政治教育和动员,他们授给妇女“女公民”的称号,允许她们出席旁听议会和各区大会,接纳妇女进入俱乐部等等,随后妇女们开始组建了妇女俱乐部。1791年9月,从事戏剧创作的妇女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1792年3月6日,波林娜・莱昂向立法议会递交了一份由319名妇女签名的请愿书,要求成立妇女国民自卫军,保卫祖国。

——摘编自舒丽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妇女》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妇女的地位有哪些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巴黎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变化:妇女的经济地位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家庭地位提高;受教育机会增加;行为更加自由。 原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解体,冲击了传统的妇女地位;西学东渐,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冲击传统的思想观念;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冲击了传统封建政治制度;妇女解放领袖的带动。 (2)特点:首先由下层妇女发起;参与人数多,规模大;由被迫参与到主动参加;注重获得法律保障;以追求政治权力为主要目的。 理由: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妇女思想解放程度较高;法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加速社会分工,提升妇女的经济地位;法国妇女深受封建统治压迫,反抗意识强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使妇女关注自身的政治权力。 (3)关系: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她们的地位也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得到不断的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符合逻辑推理和社会发展即可)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和材料二“女学堂也多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可使家业兴隆;可使男子敬重;了自由的福”可从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教育、自由等方面概括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第二小问:关于中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她们强迫沿途所遇的妇女参与进来,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等信息即可概括法国巴黎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第二小问理由:关于法国巴黎妇女解放运动的原因可以从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本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本问是开放性问题,答题时紧扣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进行说明即可。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的。只要正确说明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女学堂也多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可使家业兴隆;可使男子敬重;了自由的福” “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她们强迫沿途所遇的妇女参与进来,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法国巴黎妇女解放”等相关内容,主要从政治经济考虑。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评价某一剧作时说:看了这些戏,我们我们都感到好笑,忍俊不禁,但在笑声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与寂寞。尽管剧情虚妄、台词荒唐,我们不难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而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对这一剧作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剧情虽荒诞不经,但寓意深远

体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

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焦虑

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驱使下的精神探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查看答案

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B. 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C. 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

D.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查看答案

公元前3世纪,罗马阿奎里亚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或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该规定

A. 确立了“不告不理”的原则    B. 蕴含着民事侵权法的精神

C. 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是“保护人制度”的开端

 

查看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沛说:“历史研究,无论其研究的内容是多么遥远的过去,在本质上却从不曾脱离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就是倾听时代的呼声,回答时代要求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历史研究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    B. 以古喻今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功能

C. 历史研究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    D. 历史研究关乎国家兴衰和民族兴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