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科举录取者多为南方举子,北方举子寥寥。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政府正式实施南北分卷(分榜)制度,录取名额也实行南北分配,这一制度“嗣后相沿不改”。明朝的“南北分榜”主要是为了
A. 稳定明朝的统治秩序 B. 维持科举制度公平性
C. 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 D. 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
马端临《文献通考》在论及宋朝经济政策时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今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这从侧面反映了宋朝
A. 国家与商贾形成分利模式 B. 注重维护商贾的正当利益
C. 商品经济的发展较为繁荣 D. 政府商业专营以与民争利
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材料旨在说明
A. 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 B. 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
C. 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 D. 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
《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 B. 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
C.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 D. 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
周年大事纪,是历史的重要内容,2013年是国共达成第一次合作及新三民主义提出89周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改革开放35周年。请回答以下问题:
(1)孙中山先生作为那个时代的旗手,他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创新之处”是什么?而新三民主主义的提出在当时又有何意义?
(2)井冈山是革命的圣地,也是毛泽东同志开始革命武装斗争的地方,这一时期他曾经发表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革命文章,此外,他在这一时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3)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在“文革”后的中国力挽狂澜,拨正了中国发展的航向,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文革”后中国面临的什么关键问题?它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4)时至今日,对邓小平同志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通过歌声表达了人们的心声,先后在1979年、1992年有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家长在希望的田野上……)与《春天的故事》(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问世,1979年人民的希望源于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的诗篇”是指什么?此举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影响?
大国崛起的关键往往在于把握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请阅读下列材料。
图1 图2
材料一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_______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材料四 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年份 区域 | 1860 | 1880 | 1900 |
联合王国(英国) | 19.9 | 22.9 | 18.5 |
法国 | 7.9 | 7.8 | 6.8 |
德意志(日耳曼各邦) | 4.9 | 8.5 | 13.2 |
美国 | 7.2 | 14.7 | 23.6 |
请回答:
(1)结合图1,说明贸易中心怎样的变化使得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产生了“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判断?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从世界的“边缘”到世界的“中央”后,西班牙等国干了些什么?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这种行为的?
(2)结合图2说明: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
(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4)19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