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由此表明

A.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语体改革    B. 教育制度改革开始走向基层社会

C. 新文化运动已经深人社会的下层    D. 胡适陈独秀等大力提倡文学革命

 

A 【解析】材料 “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反映的是北洋军阀政府进行教育体系改革;根据材料“192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这一改革,故A项错误,C项错误;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材料 “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是解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

A. 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    B. 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

C. 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    D.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

 

查看答案

明初科举录取者多为南方举子,北方举子寥寥。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政府正式实施南北分卷(分榜)制度,录取名额也实行南北分配,这一制度“嗣后相沿不改”。明朝的“南北分榜”主要是为了

A. 稳定明朝的统治秩序    B. 维持科举制度公平性

C. 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    D. 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

 

查看答案

马端临《文献通考》在论及宋朝经济政策时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今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这从侧面反映了宋朝

A. 国家与商贾形成分利模式    B. 注重维护商贾的正当利益

C. 商品经济的发展较为繁荣    D. 政府商业专营以与民争利

 

查看答案

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材料旨在说明

A. 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    B. 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

C. 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    D. 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

 

查看答案

《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    B. 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

C.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    D. 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