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
A、 B、C、D、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种现象,早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资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材料中洪仁玕
A. 主张通过改革来加吸中央集权 B. 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较为清楚
C.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来振兴天国 D. 主张引进外交方面的专门人才
1723年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开始推行“养廉银”制度,即以国家的名义给官员足够的钱,使他们不必贪污,以此杜绝官场腐败现象。但后来却逐步形成只有“高薪”而不“养廉”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高薪”和“养廉”成反比关系 B. 养廉银制度推行的力度还不够大
C. 统治者的态度是整顿吏治的关健 D. 在“人治”之下腐败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