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大型商业公司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A.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 葡萄牙、英国、美国
C.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 意大利、法国、荷兰
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人口变化做了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 1650年 | 1750年 | 1850年 | 1900年 |
非洲 | 100 | 100 | 100 | 120 |
欧洲 | 103 | 144 | 274 | 423 |
亚洲 | 253 | 437 | 656 | 857 |
A. 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 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C. 黑奴贸易对非洲人口发展的影响 D. 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结论的是( )
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
C. “共计----柸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在古代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通畅;③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粉彩瓷装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