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

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A. 戊戌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政治变革成为晚清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C. 民主革命运动已形成广泛的社会风潮    D. 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政治运动

 

B 【解析】“ 今日立宪之声 ”,反映了社会舆论,但不等于“ 立宪运动 ” 的群众基础,故A 项错误;“ 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 ” 说明 B 项正确;立宪运动是改革,故 C 项错误;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1895 年的公车上书,故 D 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查看答案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的微光”。这里的“微光”指的是

A. 理性主义冲击着法国的封建专制    B. 法国开始进入资产阶级大革命

C. 伏尔泰葬入思想圣殿巴黎圣贤祠    D. 波旁王朝正处在法国极盛时期

 

查看答案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由平等

D. 三权分立学说

 

查看答案

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

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

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

 

查看答案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主张是

A.“因信称义”                  B.“天赋人权”

C.“人非工具”                   D.“政教合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